郭威:跟随先烈足迹 助推玉皇山乡村建设再上新台阶

2021年7月15日,水利部和长江委有关部门的领导送我来到了玉皇山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那时,我还并不知晓,75年前的凌晨,1946年7月17日,李先念、郑位三率领中原军区首脑机关在玉皇山打了一场攻坚血战,成功完成中原军区的胜利突围。75年后,同样是在脚下这片热土上,以水利帮扶为抓手,玉皇山村开始了一场乡村振兴的新突围。

我同玉皇山的初识

我是个地道的农村人,在农村生活了20多年。然而与苏北江淮平原农村的广袤平坦不同,鄂西北的大山纵横交错的遮挡着人的视野。从郧阳城区乘车一路向北,山势更加陡峭,沟谷更加幽深。40分钟后,在群山掩映中,我来到了玉皇山村。

7月,正是大山最为繁盛的时候。葱郁的树木、笔直的玉米、喧闹的鸟鸣以及热情欢迎我的玉皇山村干部和村民。送行人员离开后,我便开始深入认识这个山村了。

这是个3200多人的大村,建档立卡脱贫户就有850多人。除了在外安置的农户外,在村的400多户农户,分散在村里的各个地块。我曾经试图用脚步丈量一下村里四围的边界,仅尝试了其中的一小截,便花了近3小时的时间。

而如何能让车辆在村里的道路上畅行——是我在村里需要办成的第一件事情。脱贫攻坚时期,村里通组道路还有近6公里没有硬化。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既是几十户群众长期出行的真实写照,也是我入户走访的亲身经历。曾经担任村老书记的李成付老人,多次嘱咐我,请求工作队想办法解决出行的难题。在2021年最热的两个月,我同村干部多次跑遍全村尚未硬化的道路,勘查路线、选定方案,同时做出取舍。在区领导的协调下,由区水利局拨付150万元,用于玉皇山通组公路的硬化。一次性硬化5公里道路,这样的好消息不胫而走,烦恼也随之而来。那段日子里,不停地有村民询问硬化的路线是否经过自家门口,不停地有村民质疑新修的路为什么不能辐射到自己那一户。那段日子里,村委会日日门庭若市,我也大有“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情状。

如今玉皇山村实现了通组道路100%的硬化,90%的农户实现了入户道路的硬化,出行不再是困难群众的难题。从玉皇山顶俯瞰周边村落,宽敞的道路好似血管般连通着每个角落,古老的村庄俨然已经散发出勃勃生机。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我对玉皇山的认识过程,亦是玉皇山认识我、认识水利部帮扶的过程。群众的愿望是淳朴而直接的,道路的硬化、出行的方便、细致的群众工作,不经意间打开了工作的局面。

玉皇山的产业嬗变

没有产业发展就没有乡村振兴。我来到玉皇山村时,满眼可见的是挺拔青葱的玉米,藤蔓茂密的红薯以及在地里劳作的苍颜白发的老人。由于村里没有平坦的地块,农业机械化还处于很低的水平,青壮年人口流失严重,村里留守的只有老人和少量的妇女儿童。

缺地、缺人、缺机械化,便是玉皇山村曾经面临的产业发展困境。我同村两委一起,琢磨最多的就是产业如何发展,我们眼光最终落到土地流转上。2021年,村集体流转了50亩土地,开始了蔬菜的种植。跑市场、跑农业技术部门、跑农业企业,于是在盛夏时,密匝匝的豇豆角挂满了竹架;深秋时,绿油油的西兰花开满了大地,初冬时,甜脆脆的青萝卜在土地里膨胀,70多名半劳动力者在种了几十年的苞谷地里迎来新的收获。

在我和村集体的带领下,150亩的荒坡上种满了连翘,3年后的春天将开满整坡的黄花;更多的土地被大户们流转,香蕉西葫芦、羊角蜜、中草药等更多的物产从土地里生长。曾经的贫瘠的土地迎来新生。

袜子,现在对于玉皇山村有了新的意义。2022年的元宵节刚过,在水利部的关心和区、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玉皇山袜业车间经过一个月的筹备,正式开工。10余名在外打工的务工者选择在家门口就业,50余名半劳动力、脱贫人口得到稳定的巩固脱贫成果的岗位。每一天都有3万双袜子在玉皇山村生产出来。2022年“五一”劳动节,我带领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选购了酸奶等物品慰问了68名工人,祝贺她们身份的转变。从农业到工业,在这个山村,是产业发展的质变。

2022年7月,长江委长江科学院农水所所长李亚龙教授带领3名博士来到玉皇山村考察产业发展,制定发展规划,绘就未来发展的蓝图。乡村振兴的图景被慢慢勾勒。相信在未来的乡村振兴中,玉皇山村一定能将蓝图绘就在青山绿水里。

玉皇山的人与精神

我曾写“长吟天姥今真是,始觉西山梦不成”来赞美玉皇山的恢弘弥漫的气象。而在玉皇山村的生活中,我更加感受到玉皇山村的人与精神。

这里是中原突围的决胜地。李先念、郑位三率领中原军区首脑机关在这里血战。曾任湖北省人大副主任、水利厅长夏世厚同志在这里舍生忘死。玉皇山山顶7株百年古树树干上斑驳的弹孔无声地诉说当年的战斗场景。山顶下朱家院86岁的朱全才老人也曾多次向我讲述1946年7月17日,他一生难忘、目睹的中原突围血战玉皇山的情形。一年来,我已不记得陪同多少人登上山顶,追忆那战火纷飞的岁月。这是玉皇山的精神,也是玉皇山村乡村振兴发展的不竭精神动力。每当工作中遇到困难,玉皇山中原突围精神同样激励我勇敢向前。

玉皇山的村干部,极为不易。我同他们一起,在日常工作中要疫情防控、防汛抗旱、安全排查、综治稳定,还要调解矛盾、争取项目、谋求发展。我曾亲见他们长达一个多月没有休息。

革命老区是光荣的、农村也是光荣的。2022年的6月30日,作为第一书记,我向玉皇山村全体党员作了长达一个半小时的专题党课,讲述我对农村历史、贡献和未来的认识,凝聚全体党员的发展共识。我也多次拜访玉皇山曾经的老支书、老干部、老党员,听他们讲述玉皇山的历史。60年代肩挑背扛兴修的水库,70年代用一颗颗小石头垒起的梯田,80年代人工修建的水田灌渠……那些石上斑驳的纹路是玉皇山村数十年来的创业维艰。正是有玉皇山的精神和玉皇山淳朴的人们,才有了今天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在水利倾情帮扶和玉皇山村3200多名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玉皇山村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山青水碧产业兴旺,路宽景美生活富裕”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千百年来的古老村落,历经战火的革命老区已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中开始了新的突围,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