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纷纷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基层治理有力有效、乡村振兴稳步推进;“党建+产业链”“党建+邻里中心”、导师帮带制等党建品牌亮点纷呈……一份份精彩答卷、一个个温暖瞬间的背后,飘扬的党旗始终指引着方向、鼓舞着士气。
专题调研推进“红色美丽村”建设
今年以来,郧阳区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以党建“第一责任”引领和保障发展“第一要务”,切实把党建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助力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凝心铸魂强根基
行源于心,力源于志。郧阳区各级党组织旗帜鲜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建立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持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走深走实。
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第一课”、各级党组织会议“第一议题”,推行“两个一小时”(党组织每周集中学习一小时、党员干部每天自学一小时)理论学习制度,结合理论学习中心组研学、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党务讲堂”,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党员干部讲专题党课280余场次,分层分类开展理论宣讲1800余场次,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专题研究推进“党建+产业链”建设
6月29日,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何光耀同志赴全国红色美丽乡村郧阳区南化塘镇玉皇山村讲中原突围专题党课。郧阳区充分利用郧阳革命烈士陵园、中原突围革命战斗遗址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红色研学活动120余场次,为291名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凝聚红色力量。
知之深,信之笃,行之实。各级党员干部纷纷深入乡镇、村(社区)、企业、学校、河湖一线,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走访群众26000余人次,清单式收集并解决问题7000余个。
党建引领筑堡垒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郧阳区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着眼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一体推进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把党建工作融入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凝聚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力量。
抓实党建促进乡村振兴。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村级组织领军人才“一头两备”工程,举办区级示范培训班,培训村(社区)党组织书记350人、村(社区)“两委”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2096人;公开遴选村级后备干部475名;严格程序发展党员201名。推行“导师帮带制”,315名导师与459名新任村党组织书记、村“两委”干部结成帮带对子,进一步激发了“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雁阵效应”。围绕油橄榄、香菇、茶叶、红薯等八大重点农业产业链,成立产业链党委,组建产业联盟,构建产业链牵头部门党组织引领、“链主”企业“头雁”带动、链上企业协同推进的“1+X+N”党建联盟责任体系,引导产业链上下游54家企业抱团发展。
深化“弘扬工匠精神岗位大练兵”工作
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倾、力量下沉,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城乡社会治理体系,聚焦“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主题,以29个村(社区)为试点,推动实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巩固党建引领物业管理全覆盖工作成果,“三方联动”“三议三办三公开”机制有效运行,高质量建设“党建+邻里中心”60个。深化“双报到”机制,积极开展“认人、认亲、认事”活动,认领、解决问题4200余个。
抓活党建凝聚发展动能。以“三型”党支部创建为抓手,抓好“两个覆盖”,推动两新组织党建扩面提质增效。积极探索互联网、快递物流等新领域党建工作方法路径,成立区级快递行业党委,建设“快递小哥之家”,建立常态化关心关爱机制,激发“新”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着眼化解疫情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实行县处级领导包联服务企业制度,精准落实各项助企纾困政策,为企业解难题80多个。
突出一线建队伍
事业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郧阳区鲜明树立实干实绩导向,坚持在一线发现、培养、使用干部,突出严管厚爱,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争先创优。
鼓励干部到一线。出台《关于激励干部到重点项目和招商引资一线担当作为的意见(试行)》,对表现突出的干部做到“六个优先”:优先提拔、优先晋升职级、优先身份登记备案、优先录用聘用、优先评优记功、优先落实保障。选派40余名年轻干部到经济建设、项目建设等一线岗位挂职磨炼,69名干部到招商引资一线实践锻炼。
校地合作培育人才
选用干部重一线。制订《郧阳区干部人才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把基层一线作为选用干部的“主考场”和“赛马场”,在乡村振兴、疫情防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信访维稳等急难险重工作一线提拔重用表现突出的干部37名、晋升职级63名。
能力提升在一线。推进“弘扬工匠精神岗位大练兵”工作,分行业分部门编制发放业务口袋书900余本,开展集中闭卷考试149场次。在全市组织组工系统业务知识线上答题中,郧阳区总分第一。组织开展业务知识竞赛、技能比武活动325场次,开展应急处突、疫情防控、抗洪抢险实战演练102场次,涌现出“湖北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朱瑾艳、“车城工匠”袁春辉等一大批专业精英。
监管干部看一线。优化干部考核管理,坚持考人与考事相结合,健全绩效考评体系,让能干事者有舞台、干成事者得发展。突出政治监督首要职责,做实做细担当作为、日常管理、干部选任监督,深入开展干部违规经商办企业以及在企业社团兼职问题专项治理,督促5名干部注销或变更个人名下的企业或个体工商户、3名干部对个人名下的企业股权进行转让,2名退休干部辞去在社团兼任的职务、5名干部按程序办理社团兼职审批手续,对10个单位的14名党政“一把手”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让干部心有所畏、行有所止。
招贤引智添活力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郧阳区紧盯“3000名大学生留(回)郧”目标任务,积极优化人才政策、改善发展环境、打造平台载体,着力建设群英荟萃、各展才华的人才“洼地”。
擦亮政策“金招牌”。制定《关于实施汉江生态城人才支持计划推动郧阳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十四五”期间“十百千万”人才工作战略。出台《郧阳区支持大学生就业创业若干措施》,从住房保障、奖励机制、就业创业扶持等17个方面,为来郧阳区的人才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郧阳区“惠众孵化器”成功创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市唯一;争取200万元资金扶持玖偲企业孵化器成功申报市级创业孵化基地。
“全国红色美丽村”试点——玉皇山村
扩大人才“朋友圈”。开展“四个全覆盖宣传”“六个十专项活动”,全要素、全方位招才引智。深化校地合作,与湖北医药学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汉江师范学院共建校外实训基地。一大批高校学子首选郧阳创业,知行高中一次性引进应届硕士研究生12名,万润新能源公司一次性引进硕士研究生6名。
构建人才“强磁场”。大力实施人才安居工程,筹集1500余套新小区新房作为人才公寓,正在加紧装修,陆续可“拎包入住”。开通3条定制公交线路,有效解决汉江生态城园区企业员工通勤难问题。柔性引进3个专家项目,吸引高层次和产业领军人才团队6个,完成了成果转化项目7个。
笃行不怠向未来,砥砺奋进再出发。站在新的起点,郧阳区将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凝心聚力为群众办实事、谋幸福,努力开创新时代党建工作新局面,在谱写郧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中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