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迎盛会,盛世谱华章。“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习近平总书记坚定的宣示,回荡在耳边,萦绕在心田,如何践行好新征程下党员干部的使命担当,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怎么谈。
击鼓催征,踔厉奋发。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十年,我从一名学生成长为一名基层公务人员,亲眼见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带领下,全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这十年,作为一名成长在党的怀抱下的青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身为中国人,作为中国共产党员,作为国家公务人员的民族自豪感和时代责任感与日俱增。
作为基层青年干部,我将以初心作恒心,把使命视作生命,学习和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将二十大精神贯彻到工作的方方面面,不断提升自我,勇敢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奋斗中实现青春价值。
金秋迎盛会,奋进新征程。10月16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认真聆听大会报告后,作为区残联一名新入职的员工,我将时刻保持“三种姿态”,用实际行动为党的二十大献礼。
一是要保持“学习姿态”,既要学习党的理论,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领悟力、判断力、执行力,又要学习残疾人事业的业务知识,强化自身履职尽责的能力。二是要保持“实干姿态”,发扬“钉钉子”精神,不断强化务实作风,稳扎稳打地推进各项工作,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三是要保持“创新姿态”,发挥青年人不惧挑战、勇于创新的精神,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为,在深入学习不断实践的基础上,用创新思维不断为区残联的工作贡献青春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客观全面的总结了十年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成就的背后是奋斗、是希望,更是踔厉奋发、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凝聚人心,令人振奋。
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作为一名高中党员教师,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二十大精神为行动指南,守正创新,牢记教书育人的初心,踔厉奋发,践行为党育才的使命。
在把学校建成“十堰市第四大校”的新征程上,以理想信念为教育核心,当好学生思想上的领路人。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培育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新时代接班人,为学生提供源源不竭的正能量。
关心学生成长,潜心立德树人,练就过硬本领,担当时代重任。紧跟时代、紧贴学生,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做学生和家长欢迎的好老师,做“助学生圆梦,为郧阳育才”的引路人,做“建设市第四大校”征程上的老黄牛!
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从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历史是最生动的、最具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必须要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宝贵经验传承好、发扬好、铭记好,担任好历史的使命,从党的历史经验中吸取前进的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作为一名基层村干部,要肩负起历史使命,抱有远大理想,努力提高自身素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摆正好自己的位置,要有能吃苦耐劳的精神,有责任感,并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通过不断地学习来适应新时代发展,提升为基层群众服务的能力,发挥基层党员干部作用,维护好群众的利益,解决群众的诉求,带领群众共同建设美好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