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戴口罩“秒传人”,这条提示一定要看!

注意!

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奥密克戎BF.7毒株

日前,世界卫生组织发出警示,奥密克戎BF.7正全球传播,“几周内或成主流”。我国已报告BF.7分支的本土疫情。BF.7是BA.5.2.1.7变异株的简称,是奥密克戎BA.5变异株的亚系,它的传播速度快、传染力强、代际间隔更短,极易造成大面积传播,其“秒传人”的特征令人侧目。面对新的变异毒株,我们该怎么做?

 口罩不戴,必定“秒传”!

室外人多聚集处,也一定要戴好口罩!

口罩虽小,意义却非凡!做好个人防护不仅是保护自己,也是对他人负责,更是每位市民共同守护常态化疫情防控安全的最好方式。

图片

 拒不戴口罩 

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疫情防控期间,出门不戴口罩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答案是:需要!
居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入小区大门等公共场所,拒不配合管理人员的劝导佩戴口罩;
或者中高风险地区的居民外出拒不配合管理人员的劝导不戴口罩,首先承担民事责任。

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第七十七条规定,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引起新冠病毒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按《刑法》第三百三十条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定罪处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不戴口罩被秒传!

国内多地处出现类似案例
2022年以来,各地已通报多起
因未佩戴口罩引发感染的案例

↓↓

01

公交站相遇

不戴口罩被“秒传”

深圳一名市民前往内蒙古旅游,返深后于10月9日确诊,此为病例A。流调显示,10月8日18时,病例A与病例B在福田区的路边相遇,二人均未戴口罩,导致交叉感染。目前病例A引发的后续关联感染个案已超过20例。

图片

02

随地吐痰

多名路过市民被传染!

10月9日,韶关市政府通报,一病例于9月30日从呼和浩特返回韶关后,不佩戴口罩步行至公共场合、随地吐痰,传染了路过的数名市民,让其携带的变异毒株BF.7在韶关市社会面造成重大传播风险,公安机关已对该病例进行立案侦查。

图片

03
行人道上“一传多”
福田区某人流密集的人行道上,病例蔡某某未正确戴口罩走过,多名同样未正确戴口罩的路人均被感染。

图片

04
在小区当面“唠个嗑”
造成“一传多”
深圳病例吴某某未戴口罩在小区活动,与邻居们近距离接触、交谈,当中有些人并未正确戴口罩,最后多人被交叉感染。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