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科协解读:《湖北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

一、出台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这一重要指示精神是新发展阶段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

“十三五”期间,全省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湖北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在全社会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2020年我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95%,排名全国第九位,超额完成“十三五”确定的10%目标。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论述,落实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科技强省决策部署,省科协牵头制订《湖北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纲要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十四五”我省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目标任务,全面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推动科技强省建设,为湖北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贡献科普力量。

二、主要思路

《纲要实施方案》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科学精神为主线,以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为重点,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在全省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推动全省全民科学素质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科技强省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三、工作目标

到2025年,全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6%,高于全国预期发展水平,各地区、各人群科学素质发展不均衡明显改善。全省科普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基层科普能力显著提升,科普教育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科普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显著增强,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全民科学素质对促进科技创新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夯实和显现。

四、主要任务

(一)深入开展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坚持抓重点、盯关键,瞄准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五类重点人群实施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分类指导、精准服务,以群带面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水平整体提升。

1.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主要围绕开展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系列活动、精准推进各阶段科学教育、提升教师科学素质、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加强科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促进青少年科学素质水平快速提升,着力培育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为加快建设科技强省夯实青少年人才基础。

2.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主要围绕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和农村科普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强化乡村振兴科技支撑、加强特色产业科普基地建设、加强农村科普设施建设等,着力增强农民文明生活理念,提升农民科学生产、科学经营能力。

3.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主要围绕强化理想信念和职业精神宣传教育、加强城镇社区科普队伍和阵地建设、开展科技志愿服务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实施技能人才振兴计划等,弘扬工匠精神,培育职业技能,提高职业素质。

4.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主要围绕开展智慧助老服务、加强老年人健康科普服务、实施银龄科普行动等,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培育老年人健康文明理念,增强老年人适应现代社会能力。

5.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主要围绕加强科学素质教育培训、推动落实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任务等,强化对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发展等战略的认识,树立科学执政理念,提高科学决策能力。

(二)纵深推进重点科普工程。

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实施科技馆体系建设、科普信息化、应急科普、科普创作、科普产业和区域发展等五大重点科普工程,既针对“十三五”我省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实际强弱项、补短板,又突出湖北特色打造“科普湖北”品牌。

1.科技馆体系建设工程。着重加强统筹规划与宏观指导,要求将以科技馆为主阵地的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统筹建设300家国家级和省级科普教育基地,规划新建或改建市、县科技场馆20个以上,逐步实现县县建有科技馆或特色科普展教馆,确保全省科技馆体系每年惠及群众不少于500万人次。

2.科普信息化工程。重点围绕智慧科普建设、实施全媒体科学传播能力提升计划、建强“科普湖北”平台等,推动科普传播方式、组织动员、运营服务等创新升级,服务数字湖北建设。

3.应急科普工程。重点围绕建立健全常规科普和应急科普的协同机制、提升基层应急科普工作能力、建设平战结合应急科普体系等,扎实做好应急科普基础建设,发挥应急科普作用,着力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和挑战。

4.科普创作工程。着眼于人民群众对科学知识的新需求,重点实施繁荣科普创作资助计划、推动科技成果科普化、深入实施“五个一”科普工程等,挖掘和开发优质科普作品。

5.科普产业和区域发展工程。重点围绕支持各类科普企业发展、科普服务社会化、区域科普协调发展等,推动科普事业多元化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