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我市流感的流行期主要是12月至次年3月。“根据哨点监测显示,目前我市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总体呈上升趋势,不同病原体导致感染的走势存在差异。前段时间流行的鼻病毒感染呈现下降趋势,流感已进入冬春季季节性流行,流感疫情近期上升趋势明显,当前我市以甲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优势流行。”十堰市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科医师邓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流感具有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具有波及面广、危害严重等特征。“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最常见且致病性最强,对人群普遍易感,在冬春季发病率较高,尤其是儿童、老年人、孕妇和身体免疫力较差的人更容易感染。同时,这些人群感染后发生重症的风险也相对较高。”邓艳介绍道。
流感不是普通感冒,但其症状、体征易与普通感冒和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相混淆。
普通感冒由鼻病毒、副流感病毒、普通冠状病毒感染引起,主要症状是打喷嚏、咽痛、咳嗽、低热,通常症状轻微而且多数能够自己恢复。
流感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起病急,症状比普通感冒重,主要症状是出现迅速高热,达39℃至40℃,伴畏寒、寒战。退热后间隔4小时至6小时再次高热,常伴有全身不适表现,如头痛、肌肉和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也会有咽痛、咳嗽、鼻塞、流涕等,还可能有呕吐、腹泻等症状。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
邓艳表示,市民采取日常防护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甲流的感染和传播。
此外,接种流感疫苗也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有效的手段,还可以有效降低受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十堰市疾控中心免疫预防科医师柯翠告诉记者,接种疫苗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一般可持续6~8个月,而且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减弱。所以,每年都接种疫苗,才能获得持续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