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十堰市人民医院介入科成功为一位卵巢巨大巧克力囊肿患者,开展影像导引下经皮穿刺置管硬化引流术,该技术的成功开展填补了十堰地区放射介入领域技术空白。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并顺利出院,对手术效果更是赞不绝口。
今年上大一的小芳(化名),从高三开始老是感觉腹胀等不适症状,其母亲吴女士(化姓)便带着小芳前往医院就诊。经医生询问和查体发现,小芳腹部有明显可触及的包块,并伴有明显的尿频症状,结合彩超检查结果提示,小芳被诊断为卵巢多发巧克力囊肿,其中最大的一个囊肿直径约12cm。
由于小芳正处于高考冲刺阶段,突发的状况给小芳以及家人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在了解到治疗方案需要手术切除时,考虑到小芳年纪较小,家人担心手术创伤大以及术后后遗症等情况,于是未选择当下直接进行手术。
高考结束后,吴女士便带着小芳前往国内多家医院就诊,可“必须手术切除”的结果却让母女两人再次陷入焦虑。一次偶然的机会,吴女士了解到十堰市人民医院介入科有多年的腹盆腔经皮穿刺经验,并且在今年还获选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放射介入专委会委员单位,在专委会举办学术会上专题上,介入科的专家还着重介绍卵巢囊肿介入治疗,且也在计划积极开展此项技术。
了解情况后,吴女士当即来到十堰市人民医院介入科咨询。听完吴女士的讲述后,介入科专家针也对小芳的病情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并建议实施影像导引下经皮穿刺置管硬化引流术,也就是“一根针”解决巧克力囊肿。综合考虑之后,吴女士决定让女儿小芳在十堰人医介入科接受介入手术。
入院后,小芳经过盆腔磁共振检查,囊肿较之前的检查结果有了进一步的增大,且膀胱、子宫部位出现不同程度受压移位,同时考虑到患者年龄较小病情且囊肿巨大,随时有蒂扭转、出血、感染等危险,介入科专家团队进行了全科讨论,并制定了两种周密的手术方案:针刺抽吸冲洗硬化和置管抽吸冲洗硬化引流术,重点制定了安全的穿刺路径,以及术中防范硬化过程中的脱针、化学性腹膜炎等情况发生。
一切准备就绪后,手术也如期进行,由谢兴武、陈光斌等专家协作完成。为保证穿刺精准,术中,手术团队采用超声联合DSA-类CT导向手段,首先对较小一枚囊肿进行了穿刺,穿刺针到位后抽吸出红褐色囊液,经多次抽吸共吸出囊液约350ml,囊液基本抽吸完毕后进行无水酒精冲洗硬化囊壁,注入聚桂醇注射液10ml留置囊腔,第一枚囊肿介入手术顺利。由于第二枚囊肿较大,直径近13cm,且囊液密度不均,考虑囊内反复出血,形成粘连分隔,决定采用置管硬化冲洗方案,穿刺成功后引入8F猪尾巴导管,术中抽出粘稠巧克力色囊液约550ml,无水酒精冲洗硬化囊壁,聚桂醇囊腔保留。
由于囊腔很大,加之血块较多,整个手术时间持续近3个小时,顺利完成。术后,患者腹部隆起消失,腹胀等不适感完全消失,整个人一下子轻松了许多。术后第5天,复查CT提示囊腔基本萎缩,无明显不适。在医生交待完注意事项后,患者顺利出院。
据介入科谢兴武博士介绍,巧克力囊肿是女性常见雌激素依赖性的良性疾病,属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表现,子宫内膜异位卵巢内生长形成,由于积血多呈巧克力糊状,常因反复出血、囊壁破损而与邻近器官粘连,从而导致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等。
“传统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囊肿较大须采用外科手术切除治疗。”谢兴武博士说,近年来介入技术手段在国内外开始应用,介入技术亦被称之为针孔手术,介入手术穿刺口仅为1-2mm小针眼,术后不留疤痕,且在多种影像导向下,介入手术精准、安全、高效的优势,为该病的治疗带来新的治疗理念,也成为一种有发展前景的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