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桑关镇立足林地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香菇、林下野生菌培育、珍稀菌种植、中草药等产业,积极构建“山上有林,山中有菌,山下有菇”的产业布局,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升的绿色发展新路子。
眼下,正是农闲时节,但在白桑关镇麻峪村还是火热的生产景象,村民刘昌桂和邻居们一起在林子里为种植的中药材淫羊藿覆盖落叶,确保淫羊藿安全越冬。
麻峪村村民刘昌桂介绍说,淫羊藿大概栽的有一个多月,成活率达到百分之百,长势看着很不错。
今年,麻峪村按照白桑关镇推行的“国有企业+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群众林权”模式,积极鼓励村民发展林下经济,村民王金国借助好政策,种植了4万多株淫羊藿,成为村里致富领路人。
麻峪村村民王金国告诉记者,引进的是人工培育品种高含量的2万多棵,野生的也种了一两万棵。野生的话大概是五十五一公斤,人工培育的高含量的可以卖到150块钱一公斤,后期市场前景很好。
白桑关镇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林菌、林菇、林药、林果等林下产业快速发展,实现以林兴农、以林富民。截至目前,白桑关镇石门凳村、猴猿沟村、白湾村、庄房村等10余个村种植淫羊藿达500余亩。全镇从事林下经济市场主体和大户20余家,参与群众1000余户、2000余人,全镇林下经济产值达5000万元。
白桑关镇党委书记党建波表示,白桑关镇积极推进两山转化实践,全镇发展林下经济1万亩,带动1000余户群众户均增收5000元。白桑关镇将持续做好林业文章,进一步盘活林业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积极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销一体化的林下经济发展新格局。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