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阳区南化塘镇玉皇山村:红色文旅引领 集体经济“蝶变”

9月3日,在十堰市发展壮大新型村集体经济现场推进会上,郧阳区南化塘镇玉皇山村以其独特的红色文旅资源和显著集体经济发展成就,成为了全场瞩目的焦点。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周义云以《打好红色文旅牌,拓宽产业致富路》为题,向全市分享了玉皇山村的宝贵经验和深刻感悟,展现了一幅集体经济“蝶变”的绚丽画卷。

玉皇山村,坐落于南化塘镇东北部,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1946年7月17日,李先念率中原军区突围部队在此“血战南化塘”,为解放战争谱写了辉煌的篇章。如今,玉皇山村不仅铭记着历史的荣光,更在新型村集体经济的征途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绽放出了独特的光彩。

近年来,玉皇山村依托丰富的红色文旅资源,盘活项目资金,大力发展袜业、蔬菜、林地经济,构建了“红色引领、金色富民、绿色发展”的产业格局。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从2020年的5万元到2023年的30万元的飞跃式增长,村民人均年收入也达到了1.6万元。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玉皇山村在多个方面的创新实践与特色发展。

党建引领:制胜的“红色引擎”

玉皇山村党总支共有党员61名,下设2个党支部,7个党小组。村党组织和“两委”干部在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先锋引领作用,每名村“两委”干部分别牵头负责文旅、蔬菜等产业项目,确保产业项目有人管护、有人过问。同时,玉皇山村重视产业人才培育,从青年党员、致富能手、“一村多名大学生”中选拔后备干部,专攻集体经济产业项目。通过观摩学习、技能培训等方式,玉皇山村持续提升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打造了一支强有力的“红色引擎”。

红色文旅:珍贵的“金色招牌”

玉皇山村充分利用其作为中原突围主战场和决胜地的红色资源,发动村民收集历史资料、实物,先后建成28无名烈士墓、红色广场、中原突围纪念馆等红色旅游综合体。为了将红色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玉皇山村成立了传赓文旅发展有限公司,将餐饮、民宿、购物等业态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开发了多个项目。2024年上半年,玉皇山村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带动村集体增收10余万元,红色文旅成为了玉皇山村的一张“金色招牌”。

袜业作坊:稳固的“兜底产业”

面对在家富余劳动力近800人的现状,玉皇山村选择了袜业作为兜底产业。通过遍访各家各户、召开会议听取群众意见等方式,玉皇山村决定兴办袜业车间。在争取到项目扶持资金后,玉皇山村引进十堰市兴春袜业有限公司作为经营主体,与村集体共办联营。袜业车间的建成不仅解决了在家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还为村集体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成为了玉皇山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稳固基石。

林地经济:特色的“土特文章”

玉皇山村充分利用其山林面积和耕地面积的优势,发展林地经济。通过考察论证、党员群众会议商议等方式,玉皇山村决定投入资金发展有机蔬菜种植和菖蒲种植。同时,对木瓜基地、柿子基地、连翘基地进行提档升级,实行“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这一举措不仅带动了村民增收,还为村集体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书写了一篇特色的“土特文章”。

民主监督:透明的“管理之道”

在集体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玉皇山村始终坚持民主监督的理念与方法。通过建立健全村级集体经济民主决策机制、认真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要求等方式,玉皇山村确保集体经济项目的科学决策和民主管理。同时,村务监督委员会对财务收支实行民主监督和管理,实现了集体经济项目的透明化和规范化,走出了一条透明的“管理之道”。

收获与体会:党建引领下的“蝶变”之路

在玉皇山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中,周义云总结了三点收获与体会:一是找准定位是前提。玉皇山村深挖“红色村庄”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文旅产业,为红色资源开发利用带动生态产业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融入大局是关键。玉皇山村主动融入南化塘镇袜艺小镇和旅游小镇发展大局中,在提升集体经济项目抵御风险能力的同时,享受了政策资金、人才技术、市场渠道等方面的优惠。三是党建引领是核心。玉皇山村集体经济的“蝶变”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组织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各级职能部门的鼎力相助,更得益于玉皇山村党员、群众的团结一心。

玉皇山村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在新型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道路上,只有找准定位、融入大局、坚持党建引领,才能实现集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村民的共同富裕。玉皇山村的“蝶变”之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借鉴、可复制的宝贵范例。

(作者:黄克章)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