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获悉,今秋使用的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科书,在“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章节中新增“郧县人”,并将其与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并列。这是继今年初“郧县人”被录入中等职业学校教科书《中国历史》之后的又一重大突破。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科书第1课
9月1日,在郧阳区献珍学校,七年级学生余似锦领到了新的教科书。翻开历史教科书,看到第一单元第一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中,关于“郧县人”的内容为:“郧县人发现于湖北郧阳,目前考古学家发掘出的3个头骨化石,距今约100万年。通过对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遗址的研究可以看出,他们已经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虽然字数不多,但字字千金。“作为一个郧阳人,我感到非常震撼和骄傲。”余似锦激动地对记者说,“这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我非常地骄傲,我很自豪家乡有这样的考古发现并被写进历史书中。”
2022年12月3日,在十堰市郧阳区青曲镇弥陀寺村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考古人员提取3号“郧县人”头骨化石(2024年3月8日翻拍照片)。
得知“郧县人”入选初中历史教科书,学堂梁子遗址考古队领队陆成秋十分欣喜。他告诉记者,“这是湖北期盼了数十年的结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郧县人’的考古发现意义重大,经过多年来一代代考古人的不断努力,‘郧县人’一步步从郧阳区青曲镇弥陀寺的大山中走向世界,如今成功入选教材,让全国的初中生都能了解它的故事,这便是考古的价值所在。”
1989年、1990年、2022年,考古人员先后在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发掘出土3具距今约100万年的“郧县人”头骨化石,为实证中华大地百万年人类演化史,讲好东方人类故乡先民演化和发展的故事,提供了关键节点的重要依据与信息。2022年5月发掘的“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
记者了解到,多年来,众多考古专家一直推动将“郧县人”写入历史教科书。2020年11月26日至27日,参加“郧县人”头骨化石发现30周年学术研讨会的与会专家均签名建议:30年来,“郧县人”头骨化石科研新成果应被收录于最新通用教科书。2023年,曾任中国国家博物馆第一代讲解员的齐吉祥在参与历史教材的审定工作时提出,将“郧县人”写入历史教材,这样才能证明一百万年人类史。这一观点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其他专家的鼎力支持,最终意见被采纳。
在郧阳科技学校,中职学生在课堂上听老师讲历史课。
一睡百万年,一醒惊天下。“郧县人”先后编入中职和人教版历史教科书,可以让更多学生通过课本深入了解“郧县人”,明确了“郧阳是中国百万年人类史的实证地”的历史地位。